点击上方👆生涯研习社关注,回复【1】获取免费职业测评!
晚上好,我是生涯研习社的编辑风雪,带你一起观察职场生活。
妇女节到了,特别想和大家分享一篇古典老师关于女性职业生涯怎么发展的文章,当成对伟大女性的节日献礼。
我看了很多资料,采访了很多人,心情非常复杂。
痛心在于,越是调研,越是发现女性进入职场,的确有很多很多以前没意识到的障碍。
纠结在于,大部分的障碍,都是男性设置的,我是个24K直男啊,写这个写得像男性自昭书。
想来想去,我只好以一种“你娘家人生涯顾问”的角度,说下女性的职业发展模式、挑战、路径以及我对女权的看法。
下面是综合了十多篇论文的技术贴,超级干货。文章有点长,建议你收藏再看,转发给身边女性吧。
全文概要
1. 女性面临的职场歧视主要在哪?怎么破?
2. 四种女性生涯发展模型
3. 工作生活平衡OUT了,工作生活可以互相赋能
4. 女权主义有问题,女性主义才是正道
你们单位里可能男女打工人的总数接近,但女性高管的比例不多,越往上走,情况越明显。
其实在招聘时,男生女生的学历、能力、学校起步都差不多,但十多年跑下来,女性的上行通道要不就是很窄,要不就是挺陡,越往上越难。2011年《财富》杂志统计,500强企业女性高管的比例达14.1%,在公司董事会中,2011年女性董事的比例是16.1%。当然,去年是15.7%,女性领导者比例属于一直在改善,一直很一般。你要说这是商业领域对于女性有偏见,我们来看看最理性的自然科学界。《中国青年报》的研究说,全国和省级学会女会员占总会员数的1/4,但拿到的项目只占1/10,男性科学家拿到项目比例是女性的3倍,日本女物理工作者获得教授头衔平均比她们的男性同事晚10年。职场对于女性的歧视是挺清晰又无可辩驳。如果你把女性单独看成一个种族,这个种族在人类历史上,是被压迫最久、范围最广、程度最深的种族,没有之一。职场女性的职业发展难关,具体体现在 3 个天花板上。男性往往有一种“男主外女主内”的刻板印象,他们所以觉得女性在职场里,就不要太张牙舞爪。“文员资质”、“擅长细节工作”、“喜欢重复性工作”、“容易哭泣”、“对批评敏感”、“胆小”、“嫉妒”、“对工作投入过量感情”、“离职、辞职可能性”、“把家庭摆在事业之前”。更加让人吃惊的是,有53.9%男性表示认同的同时,50.4%的女性自己也非常接受这个人设。在家里,女性平均的家务劳动时间比男性多2.7小时,她们把你用来喝咖啡的时间,都在做家务了。所以遇到机会,女生总会下意识的往后退。就好像英语不好的同学去口语角——啊,你们聊我只是来看一下。这又进一步强化了所有人对女性的角色偏见。这样的想法落在职业选择上,女生找工作,家长们都说,“女孩子嘛,最好找个安安稳稳的工作,公务员啊,会计啊。以后照顾家庭也方便”。更糟糕的是,大部分女性自己也是这么想的。这种想法有毒,因为“安安稳稳”的工作,是“没啥前途”的另一个说法。一开始就以稳定的为核心的工作,后期发展非常痛苦,一眼看到头的无趣,但因为前期没积累,又不敢辞职。今天女性的生育养育期大概前后 7 年,但职业生涯有 40 年啊!为了 7 年的稳定过渡,一上来就稳定个 40 年,到底是谁稳定谁?再说,现在的社会,又有谁能承诺这样的工作呢?我自己的经验也是这样。我经常上各种课程,在心理、教练技术课程里,男女比例基本是2比8,但有时候你不注意上个洗手间,回来你就是组长了,一堆女生推选出来的组长,往往还是男性。“我回硅谷参加了一次科技企业CEO的聚会,一些不熟悉的同行以为我是陪丈夫来的。尽管这并不是性别歧视,但是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,你的角色依然只是某某人的妻子。
大多数女性在职场中表现得很谦虚,不像男性那般张扬和努力展示自己。女性有时候更期待别人能主动发现自己的成就,长此以往就变成了不容易被「看见」。”刚入职场的女性朋友们,勇猛一点!张牙舞爪一点!自来熟一点!要让自己被看见——做到这一点,你就已经甩掉了50%的人,做出点成绩,第一层天花板也就突破了过去。心理的天花板好办,生理的就更难。生育是女性的第二道坎。如果你要生娃,你相当于要管理一个7年的“当妈项目”——从怀孕到孩子上小学是7年。这个7年的项目,让你可能不得不退出、至少是放缓职场进度,你的竞争力会下降、竞争会受阻、薪酬也会下滑。尤其是前2年的孕期、 生育期、哺乳期三期里,角色天花板成为新挑战。我一位朋友的媳妇在某著名电商公司做产品经理,能力超强的。一旦怀孕,马上HR找谈话,“要做点正常人力调整,也是帮你减轻负担”,谈完原来的80人团队拆分成两组,她自己一手带出来的产品组被分给别人,反而把另一组运营组交给她,摆明了就是逼她走。两人世界突然变成三人甚至四人世界,大部分的父亲还没有男孩变成男人,坐着看球也不给你换尿布,帮着带娃的爷爷奶奶公公婆婆也对你有要求。这个时候,一个人要活成一直队伍,还是话剧演员队,“人生如戏,全靠演技”,你要靠不断换剧本才演的下去。我被问过无数次“女性生育期阻断,职业生涯该怎么办?”,那意思是有没有两全之计?我必须坦诚地说,做得好有可能会损失少很多,这个我后面会讲,但绝对没法绕开损失。这是女性为全人类做的贡献,需要被承认,被支持。第二层天花板是生理和文化一起交织,你需要有很好的自我管理、社交智慧才能平衡过去。实在挺不过去,想想7年就7年,抗战也就8年,可能就过去了。女性最难突破,是第三层,进入高层的组织天花板。这是男人默许掌控的权力世界。过去女性的突围路径,往往不是走营销、市场、管理,而是从财务、组织、运营、技术等路线迂回,最后走到CEO上去。希拉里的路径是律师、国务卿;携程CEO孙洁的路径是CFO、COO;蚂蚁金服CEO彭蕾路径是HR到首席组织官;五粮液CEO张林从车间主任开始;苹果中华区葛越从技术员开始;SOHO中国张欣从投资经理开始。我的教练老师玛丽莲、互联网女侠梁宁、创业教母张丽俊……这些人也都是在组织里走到一定高度,没有了通往顶层的路,然后走出来,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。但在今天数字化经济时代,女性逆袭不需要绕道,可以直接进攻。女性天性更擅长「换位思考」、「注重细节」、「擅长沟通」、「关爱他人」。「换位思考」可以在合作中达到共赢;「注重细节」可以产生更完善的产品设计;「擅长沟通」可以提供更贴心的服务;「关爱他人」可以带来更优质的用户体验。女性的“网状思维”比男性的“阶梯思维”更有竞争力柔性管理的风格,也让新一代员工更加的喜欢和快乐。你会发现,在传播、营销、心理、文娱、健康这些行业里,女性的企业家、创业者越来越光彩照人。调查显示,是“前瞻性”。女性似乎在这个方面得分不高。但聪明的女性会通过寻找顾问专家、优质董事会帮自己看得更远。刚进入职场,女性主要面对心理天花板,生育期前后是角色天花板,在发展期主要是社会天花板。女性的职业生涯像一条河流,早期要奔腾热烈,中期要顺流而下,晚期是静水流深。
看过了发展天花板,你应该可以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模式。第一种(倒L型),很早加入工作,一直工作直到退休,类似过去40年中国女性的这种;第二种(倒U型),婚前有自己职业生涯,婚后基本就回家当全职太太,新加坡、墨西哥这种地方很常见;第三种(M型),在婚前工作,在生育阶段,重心转移到家庭,或全职带孩子6-8年,或降低工作强度,36岁左右重新复出,美国、日本、中国很多大城市都是这样;第四种(波浪型),北欧很多国家,女性有很多次进入、退出、又进入职场的模式。越是经济宽裕、技能充足、社会支持系统好的女性越是独立,越是倾向于M型和波浪形。L型的基本战略是“找个稳定工作,家庭为主”,这个打法前面说过,在后面半段职业生涯比较难熬。U型模式基本把人生堵在家庭上,所以“找个好人”是他们的基本战略。在工作的前期尽可能拉高势能,让自己进入好圈子,好学历,为了遇见更好的人,然后找个好人相夫教子过一生。风险是此人不靠谱,自己又缺乏经济能力,在中国现在离婚率近50%的情况下,风险也不小。所以,今天大部分的职场女性选择的打法,是M型,或波浪型。这两种类型的关键战略,是“终生保持2种能力——职场竞争力、经济独立能力”。经济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基础,而职业竞争力(包括理财能力)是经济能力的保障,这两者互为依存。正如女作家伍尔夫,她受邀去去剑桥演讲创作,有人问她,女人如何才能自由?她说:A woman must have money and a room of her own if she is to write fiction在 7 年的带娃项目里,和家里人商量好打配合,前 2 年度过孕期、生育期和哺乳期,后 2 年逐渐恢复社会关系,找新的出口和机会,重新杀回职场,再干个十多年。
说着说着就说到了这个女生关心最多的一个话题:如何工作生活平衡?当你说要找到工作生活平衡,其实默认了一个假设,工作生活是对立的,不能融合,只能平衡。但越来越多的社会学研究显示,工作生活不仅是对立的, 还可能是一个相互增益的过程。一个处理好了,可以赋能另外一个变得越来越好。这种效应,就叫做工作生活增益(Work-life Enrichment 以后简称WLE)。在身边,你往往会发现有很多女人活得“工作生活一样精彩,什么都不耽误”,事业不错,老公爱我,孩子优秀,自己如花。他们背后发生的,就是这种工作生活增益。知识、技能、资源的运用不仅仅会局限在工作领域,还会溢出到工作以外的更广泛范围,愉快的情感经历也会溢出到家庭领域,促进家庭角色表现。有两种东西,能从工作里溢出,一种是工作技能和社会资源,一种是积极的情感体验。能力强、心态好,这两个东西不仅都能修炼,还能相互打通。玲玲姐是果妈在线的创始人,在做这个之前,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101网的副总裁,她投资多家公司,孩子在人大附中实验班读书,自己还带着100多个妈妈教练团服务很多家庭,每次聊天,都给我撒狗粮——我老公怎么怎么疼爱我了。她给我们分享自己的WLE:如何用人力资源的方式带娃。比如说,别人家找老师,是找一个试试看,好就用,不行就换。她不是的,分析自己的孩子优劣势,先给这个老师人才画像。然后搜索市面上的所有平台,找到不少于几十个候选人,挑选好的候选,一个个面试。搞人力资源的都知道,关键岗位,选拨比培养重要啊。起步虽然慢,但是整体效率高。老师到岗了,先让老师评估下孩子水平,制定一个课程学时。如果老师说,要20课时吧。她会说,我按照22节课的课酬给,如果你可以15节课讲完,我也照付。你看,这是奖惩激励,让老师和你目标利益一致,不磨洋工。这样,老师就会和家长站在一起想办法如何备课和备孩子,提高效率和效果,让孩子短时间内达到目标。当然检查验收也很重要,每次上完课,她都会上网找一道题测试下孩子是不是学会了。粗心大意的题目不算,如果是思路错了,要重新上课,这是绩效考核。老师教完了,好的老师要持续维护关系。逢年过节问候和送个小礼物。一是尊师重教,另外好老师旁边都是好老师,因为他了解孩子,知道什么老师适合孩子,如果有需要也可以通过这个老师找到其他的科目老师——这叫员工关系维护。很多妈妈重新返回职场,会成为更好的管理者。带娃过程中,她们普遍变得更加有管理能力、更加亲和、细心和设身处地。她们在带娃项目中认识的同伴妈妈家庭,会成为她们进入新职业的重要社会资源。家庭也给工作带来重大的赋能。女性在工作里越是投入——越是充分感觉到工作的活力、专注和带来的意义感,女性能感到的WLE效应就越明显。我们在生活里也会发现,一个下班以后能带给家庭正能量的好妈妈,不是委屈自己,做着一份“工作不开心但为了孩子就忍了”的工作的妈妈,而是工作的时候心无旁骛的、兴冲冲的,做着觉得自己特有意义的事的妈妈。这些妈妈从工作里带来的能力、智慧、和自己精气神的身教,远远比单纯的照顾对孩子更好。很多500强企业提出“家庭友好型”企业,给妈妈们提供弹性工作时间,哺乳间和午间锻炼。他们发现,企业越是能够帮助女性工作者专注自己的工作、提供意义感和活力,这些女性会同时在工作和家庭上都取得好的成绩。
好了,关于女性生涯发展的最核心的部分,基本就讲完了。各位女同志,我代表男同志(虽然他们肯定不愿意让我代表)说一句,你们辛苦了,你们受委屈了。女生要在职业上获得成功,着实有很多男性想不到的障碍。“女人不是天生的、而是后天形成的。……女人没有莎士比亚、托尔斯坦,有女性本身的问题,也有社会造成的缘由。”但一旦女性也开始接受这些原因,并且自己也认为天经地义,不管是顺从、抗争、还是模仿男性的方式爬到社会顶端,都永远不会改变女性的地位。即使某个国家女皇当政,也无法改变女人作为群体的情况,因为女皇实现的是男性社会的意志和法律。男性为主导的社会自己过得很爽,也不会自动的改变,女性要获得平等,只能自己通过挑战和改变。1857年3月8日,美国纽约的制衣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,争取同工同酬1924年3月8日,中国广州的劳动女性走上街头,抗议男人纳妾,争取一夫一妻。1978年3月8日,美国洛杉矶女性发起游行,争夺自由生育权和堕胎权,不做生育机器工作、人道底薪、选举权、一夫一妻、教育权、自由堕胎,政府公职……在1945年前后,这个斗争形态进入第二个阶段,就是Me too 的模仿阶段 。不仅仅是法律上平权,你有我也要。而是社会上的模仿。比如说你们男人选美是吧,物化我们是吧,我们也要选世界先生。历史叫做history?男人的故事?不行!要叫herstory,最后美国新华字典《韦氏字典》被闹得不行了,妥协了,说好好好增加一个词条叫做hisherstory吧。其实,不管你是反抗,还是模仿,都还是“我很弱”的意思。女权主义者开始反思,我们搞女权,最后搞得女生都越来越像男生那个臭样子,我们也不喜欢啊。我们女生有自己天然的优势、特质、生活方式。我们把这个优势发挥出来,会出现一种男性也永远无法模仿的优秀,这才是女性的出路。近20年,女权主义逐渐进入到女性主义。女性,是证明出来的。“男性不再把女生当成猎物一样追逐,挖空心思的让自己显得男人、重要和高人一等,自己演戏,也让别人陪他演戏、对他演戏。女性也不需要挖空心思让自己显得像设定的女人,显得妩媚、动人……”她第一次给我留下印象,是2015年在春节晚会的《女神和女汉子》,她作为大胖丫头和美女瞿颖做出各种比较,大家觉得乐死了,记住了这个人。但是谁在看女神,谁在嘲笑女汉子?背后还是男性视角的审视。2021年,我在贾玲导演的《你好,李焕英》里落泪,里面所有男性角色都变得无关紧要,重要的是妈妈和女儿,相互爱着。[1]Allen,T.D.,Herst,D. E.,Bruck,C. S.,& Sutton,M.,Consequences associated withwork-to-family conflict:A review and agendafor future research. Journal of OccupationalHealth Psychology,2000,5:278-308.The Role of Work-Family Enrichment in WorkLife Balance & Career Success: A Comparison of German & Indian Managers Shalaka Sharad Shah(2014)
推荐阅读
如果你想收到更多职场干货👇记得关注我们哦
点个“在看”,让更多人跟你一样优秀 👇👇👇
👇戳「阅读原文」 免费获取专业顾问咨询服务,帮你解答职场困惑。